XX银行XX支行公司业务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
- 支行
- 9天前
- 17热度
- 0评论
需要润色修改材料,关注后联系老秘
关注我更多银行写作材料
一、总体经营情况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2025年第一季度,XX支行公司业务部在总行"稳中求进、创新发展"的指导方针引领下,坚持以客户为中心,以市场为导向,耕耘不辍于本地沃土,持续优化产品服务,多措并举拓展客户资源,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。截至2025年3月31日,我支行公司业务条线各项经营指标实现"开门红",我们听得见炮声、看得见硝烟,在这场业务攻坚战中交出了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,为完成全年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(一)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情况
-
公司存款方面:季度日均存款余额达12.63亿元,较年初增长1.02亿元,增幅8.78%,完成季度增长目标的103.5%。其中,活期存款占比42.3%,较上季度提升1.2个百分点,存款结构进一步优化。这个成绩来之不易,是全体伙伴们天天跑市场、勤拜访的成果!
-
公司贷款方面:季度末贷款余额15.27亿元,较年初增长0.85亿元,增幅5.9%,完成季度计划的97.8%。虽然距离目标有一定差距,但我们将知耻而后勇,在二季度全力以赴补齐短板。资产质量方面,不良贷款率控制在0.75%,较年初下降0.15个百分点,资产质量稳中向好。
-
中间业务收入:实现收入652万元,同比增长13.2%,完成季度计划的105.3%。其中,国际业务结算量同比增长21.6%,这是我们支行近年来在该业务板块的最好成绩,国际部的同事们功不可没!
-
客户拓展方面:新增公司有效客户37户,其中核心客户5户,完成季度计划的102.8%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我们的上下游供应链客户拓展取得明显成效,新增供应链客户16户,为我行后续业务发展积蓄了充足"火药"。
(二)重点工作推进情况
-
深化行业客群经营:聚焦区域内制造业、商贸流通业等支柱产业,完成10家重点企业的授信评审,授信总额达5.67亿元。这是怎么做到的?关键在于我们的团队深入了解行业特点,量身定制金融方案。比如李主管带领团队走访了XX工业区超过20家企业,逐一摸排融资需求,才有了这样的成果。此外,我们成功对接区域内2个重点工业园区,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为未来批量获客奠定基础。
-
优化产品创新应用:落地供应链金融项目3个,涉及融资额度1.23亿元;"智慧票据"产品在本地大型制造企业成功应用,带动上下游客户10余户。这些创新产品的应用,不仅为客户解决了融资难题,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增长点,一举多得!
-
加强风险防控能力:安不忘危,兴不忘忧。我们完成全辖公司客户风险排查,及时处置潜在风险客户2户;建立重点行业风险监测机制,实现贷后管理全流程数字化覆盖率90%以上。值得注意的是,我们的风险预警机制成功识别并处置了一家经营不善的客户,避免了一笔可能的不良贷款,这正是我们风控能力提升的体现。
二、市场分析与竞争态势
(一)区域市场环境分析
"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"。要想在竞争中拔得头筹,必须深刻了解我们所处的市场环境。2025年第一季度,我行所在区域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3%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.8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.2%。数字背后的故事是什么?是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,尤其对制造业转型升级、科技创新企业给予更多扶持,为银行公司业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。这些都是我们的"粮仓",只有把握好市场脉搏,才能精准"颗粒归仓"。
(二)同业竞争分析
"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"区域内公司业务竞争日趋激烈,形势不容乐观。主要国有大行依托资源优势,着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和现金管理业务;股份制银行凭借产品创新和服务效率优势,在细分市场取得突破;地方银行依托本地资源,加强政银企合作,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形成特色。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每天都在上演!
那么,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态势,我们怎么办?我们支行充分发挥决策链短、服务响应速度快的优势,以差异化竞争策略巩固市场地位。上周我亲自参加了某制造业龙头企业的融资对接会,当场拍板为企业提供定制化融资方案,比竞争对手整整快了3天,最终赢得了这笔业务。这正体现了我们"特事特办、急事急办"的服务理念!
三、存在的问题与不足
成绩只能代表过去,问题才是未来的努力方向。对标一季度工作,我们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(一)客户结构有待优化
"种得梧桐树,引得凤凰来。"目前我们的核心客户及高价值客户占比仍然偏低,客户分层经营体系尚未完全形成,客户结构优化任务艰巨。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,战略性新兴产业客户拓展力度不足,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尚存差距。这个短板不补,我们就会错失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期。我听取了部分网点客户经理的汇报,发现有的同志还停留在"等客上门"的传统思维中,缺乏主动出击、寻找优质客户的积极性。这一点,我们必须高度重视!
(二)产品创新应用不足
"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。"然而,我们的金融科技赋能不够深入,场景化金融服务模式尚未形成规模效应。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,公司业务与零售业务协同不足,跨界融合的综合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。换句话说,我们的企业银行业务和个人银行业务是"各唱各的调",而不是协同作战、互相促进。这种"各自为政"的局面,必须尽快打破!
(三)专业人才储备不足
"打铁还需自身硬。"公司业务团队专业人才储备不足,已经成为制约我们业务发展的"瓶颈"。特别是具备产业研究能力、熟悉供应链金融、精通跨境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缺乏,制约了业务创新发展。上周我们在对接一家外贸企业时,因为缺乏熟悉国际信用证业务的专业人才,差点错失这个重要客户。好在通过总行支持,及时解决了客户需求,但这个教训值得我们深思!
四、下一阶段工作计划
问题已经摆在了面前,那么,我们怎么办?二季度是全年任务的"承上启下"关键期,必须迎难而上,精准发力。
(一)深化客户分层经营策略
-
实施"核心客户倍增计划",围绕区域内XX家重点企业,组建专属服务团队,提供"一户一策"综合金融服务方案,力争新增核心客户8户。这是我们支行公司业务的"一号工程",必须全力以赴!各部门负责人必须亲自带队,深入企业一线,走访重点客户。
-
加大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,聚焦"专精特新"企业,设计差异化融资方案,计划新增此类客户融资X亿元。这类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,也是未来我行业务增长的潜力板块。 XX经理团队上周刚刚对接了一家智能制造企业,初步达成了5000万元的融资意向,这正是我们要的方向!
-
优化上下游供应链客户拓展策略,以核心企业为依托,推动批量获客,目标新增供应链客户30户。"一企带百企",这是撬动市场的支点,必须抓牢抓实。
(二)推进产品创新与场景建设
-
加强与总行创新部门协作,在供应链金融、跨境业务、现金管理等领域推动产品创新,计划在2个重点行业打造差异化产品。"创新"二字,不是口号,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。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,勇于尝试新模式、新业态。
-
深化银企直联和企业网银平台建设,提升交易便利性和客户体验,力争企业网银活跃度提升15%。这项工作的核心是什么?是"便捷"!客户在哪里,服务就要延伸到哪里,让客户"少跑腿",让数据"多跑路"。
-
推进公司与零售业务协同,围绕公司客户员工提供综合金融服务,打造"公司+零售"联动经营模式。这是打破条线壁垒、实现业务协同的关键一步,也是我行经营转型的重要方向。
(三)强化专业能力与团队建设
-
"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"加强公司条线员工专业培训,重点提升产业研究、风险评估、方案设计能力,计划组织专题培训4次。我会亲自参与培训工作,与大家共同学习进步。
-
强化绩效激励机制,优化考核指标体系,在存款、贷款、中收等核心指标基础上,增加客户满意度、综合贡献度等评价维度。"有为才有位,有劳才有得",我们要让真正干事创业的员工得到应有的回报!
-
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,计划在跨境金融、科技金融等专业领域引进3-5名骨干人才。优秀人才是支行发展的"第一资源",引得进、留得住、用得好,是我们人才工作的核心目标。
(四)提升风险管控能力
-
"安全"永远是银行业的生命线!完善贷前、贷中、贷后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,强化对宏观经济和行业风险的监测预警。风险管理不能有丝毫马虎,必须严之又严,细之又细。
-
加强资产质量管控,对重点行业、重点客户实施名单制管理,建立风险客户退出机制。对于潜在风险,我们要"早发现、早预警、早处置",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。
-
推动风控手段智能化升级,借助大数据、人工智能技术加强风险预警,提高风险识别的前瞻性和准确性。科技赋能风控,是提升风险管理效率和水平的重要途径,必须加大投入、强化应用。
五、保障措施
"谋定而后动,知止而有得。"为确保上述工作有效落实,我们将从组织、资源、机制三个方面提供有力保障。
(一)组织保障
成立公司业务攻坚小组,由我本人直接挂帅,各部门负责人全部参与,打造一支"能打硬仗、敢于亮剑"的攻坚队伍。我们将每周召开一次推进会,每月召开一次总结会,确保工作落实有人管、有人盯、有人督,及时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。特别是对于重点项目,实行"挂图作战",明确时间表、路线图、责任人,层层压实责任。
(二)资源保障
"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"优化资源配置,在考核指标、费用预算、人员配置等方面向公司业务重点领域倾斜,为业务发展提供充分保障。营销费用、激励经费优先向一线倾斜,向业绩突出的团队和个人倾斜。上周我们已经调整了二季度资源配置方案,增加了对重点行业客户营销的专项经费支持,确保"有的放矢、精准投入"。
(三)机制保障
"无规矩不成方圆。"完善考核激励机制,设立专项奖励,激发团队积极性;强化协同联动机制,推动前中后台密切配合,提升整体运营效率。特别是要打破"条线思维"和"部门壁垒",形成协同作战的强大合力。我将亲自担任"协同作战指挥官",确保各部门无缝衔接、高效协作。
六、结语
"一分部署,九分落实。"2025年第一季度,XX支行公司业务条线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了良好开局,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,未来仍然任重道远。
下一阶段,我们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深入贯彻总行战略部署,拿出"敢教日月换新天"的气魄,抢抓市场机遇,以客户为中心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,全力以赴完成全年各项经营目标。我坚信,只要我们上下同心、奋楫争先,就一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,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作出更大贡献!
成绩是奋斗出来的!让我们携手并进,共创佳绩!